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中语文课文-定风波 苏轼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3-10 17:48:44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教育部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的,适合我们学习的课文。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能够大大的提升我们的成绩。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高中语文课文-定风波 苏轼来供大家学习。

苏轼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绝世的艺术才华,成为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林语堂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他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抚慰;亦如晨钟暮鼓,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内心,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正是这样的作品。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苏轼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写诗发牢骚,表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官场群小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苏轼,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不朽诗文,表达自己精神上的探索与收获。

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坚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坚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轼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始终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还流放到蛮荒之地的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他被贬到海南岛,依然能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词的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觉醒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达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因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束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即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高中语文课文-定风波 苏轼的相关信息,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的将这篇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住,更好的去语文,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