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3-25 19:25:46


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由于文言文中生僻字较多,语句结构跟现代白话文有很大区别,导致了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的一些困难,其实我们对于文言文感到比较难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其中包含了很多的通假字,这些字不仅有着多种的解释,有时候更是让我们感到很是生疏不知道怎么去理解,为此,下面就将我们初中的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做了总结,供大家学习。

1、《童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2、《论语》十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聪明的。

3、《山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

4、《世说新语》两则: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5、《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謁于邑人,不使学。“扳”通“攀”,牵,引。

6、《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帖”通“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

7、《孙权劝学》:孤岂欲卿治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8、《口技》:满坐既然,无敢哗者。“坐”通“座”,座位。

9、《短文两篇》:孰为汝多知乎?“为”通“谓”,说;“知”通“智”,智慧。

10、《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

以上是我们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一些通假字的一些总结,这些通假字是我们大家在学习文言文中一个障碍,我们大家必须将这些通假字给完全掌握了,我们大家才能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变得更加容易,这样我们就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感到不适那么难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