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学生古诗文-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1-28 15:41:17


我们都知道在每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在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不例外,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中学生古诗文-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同学们理解这篇诗词,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帮助。

寻陆鸿渐不遇

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小题1】“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小题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自己未寻见友人的惆怅与迷茫。(1分)急切想知道友人近况的关切之情。(1分)

【小题2】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问尘世的高人逸士形象。(1分)一是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陆鸿渐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间接衬托陆鸿渐的高雅不俗(远离尘俗,崇尚隐逸)(1分);二是后两句,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表明他又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高人。(1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人去敲朋友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可见作者对友人近况很关切。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本题实际上是体会诗人“欲去”时和“问”时各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可以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这种经历。

【小题2】

试题分析:陆鸿渐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考点:鉴赏人物形象。

点评:鉴赏人物形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人物的直接描写,二是侧面描写,很显然本题只能从侧面进行分析,即周围环境和邻居对他的了解。

中学生古诗文-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及赏析,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详细分析整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去做,更好地理解这篇诗词。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